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,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,算力则成为人们口中重要的基础支撑能力,即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,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催生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壮大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。
算力的应用之道 说到东数西算,很多人会联想到“南水北调”,在数字经济时代,算力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,工业时代的电力,看似无形的算力,已经应用到各行各业,给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。从人脸识别,语音转文字,天气预测,农作物遗传生长,再到冬奥会热门项目等,其背后都离不开算力提供支持。从国家未来经济发展角度来看,算力是我国经济高速度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创新因素,也是未来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。 大局观看“东数西算” 所谓“东数西算”的“数”指数据,“算”指算力。将东部算力需求引导到西部进行存储、计算、反馈,是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,促进绿色节能发展,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。 作为数字时代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,数据中心支撑起了全国GDP约36.2%的数字经济规模,对提升全社会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作用巨大;不过在带来经济效应的同时,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,2020年我国数据中心耗电量突破2000亿千瓦时,创历史新高,能耗占全国总用电量2.7%,降低数据中心碳排放势在必行。 从大局观来看,“东数西算”工程将逐步引导IDC产业有序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,并逐步将绿色、低碳的技术方案推广、落地,最终在控制总能耗的前提下实现国内算力的跨越式发展。这不仅是拉平东西部基建差距的重要手段,更是推动绿色低碳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,能够有效缓解东部地区能源供给短缺的问题。 另一方面,东部地区创新能力强、数字经济发展迅速、产业发展相对完善、数据中心建设相对密集,吸引相应的资金、人才和技术在东部不断聚集;西部地区数字产业欠发达,基础IT设施建设落后,人才、资金投入短缺的现象日益严重。东数西算能有效缓解区域数字发展不均衡的问题。 “东数西算”将推动数据和信息要素从东部流向西部,提升西部地区对人才和资金的吸引力和吸纳能力,促进东部地区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企业产业链环节向西部地区延伸,从而激发西部数字经济活力,促进西部经济快速发展。 战略部署“东数西算”
在“数据即价值”的时代,东数西算是数字经济时代国家的重大战略工程,助推“双碳”及绿色经济发展;同时,对提升国家算力、推动西部数字发展及实现可持续绿色战略都有着重要意义。展望未来,“东数西算”工程的实施,必然促使中国的数字化建设迈进新台阶!